四川教育新闻网巴中12月23日讯(李斌 通讯员 毛彬 董凯渊)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增强大家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近日,巴中市诗词楹联学会一行七人深入通江中学为该校学生举办了一场以 “把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传下去”为主题的文学沙龙活动。活动由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饶平安、副会长陈卿儒两位通中校友主讲,由该校副校长董开国主持。
会上,陈卿儒先生深情地回顾了早年在通中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提出,通中是一方启迪心智、筑梦成长的圣土,没有通中就没有自己今天的一切。列举介绍了不少从通江走出去的青年才俊,并说他们有的已成为文坛新星。希望同学们以他们为榜样,勤奋学习、早日成才,努力继承好优秀文化传统,用心去描画我们美丽的家乡和祖国。
饶平安先生在会上对中国诗词的发展特点和创作对同学们作了专业性的讲解。他从诗歌起源于劳动号子到古代诗、近代诗,再到现代新诗,用简要而又生动的语言系统地介绍了诗歌的发展过程;他撷取了从《诗经.关雎》到马致远的《秋思》,再到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多篇诗歌精品,通过激情朗诵等方式与同学们互动鉴赏,让同学们感受到了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无限艺术魅力。随后,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切身感受,同大家分享了在诗歌创作中的无限乐趣。最后他说,我国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国度,在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诗歌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希望同学们刻苦学习,与时俱进,用实际行动去继承好、传承好这一瑰宝,用它去照亮自己的人生,去照亮我们民族的未来!
最后,副校长董开国要求同学们,要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加强学习,不断地从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中去吸取营养,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让诗词文化重新焕发出更大的生机与活力,让校园充满诗意,让生活充满诗意,让人生更美好!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该校“书香通中、魅力通中”的重要源泉。该校十分重视国学教育,曾多次举办文学沙龙、诗词文化讲座等文化活动,这对于引领同学们深入领悟中华经典,加深对优秀文化传统的热爱,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