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新闻网巴中4月7日讯(李斌 通讯员 陈昌国)孝心是阳光,温暖着长辈的面颊;孝心是甘露,滋润着长辈的心田;孝心是桥梁,拉近了与长辈之间的距离。
清明节期间,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业题:”孝心不能等待,把爱传出去”。现在我们年纪小,父母在外务工,大部分同学都与婆婆爷爷生活,等我们长大了才孝敬,婆婆爷爷能等吗?假期里,希望大家做一件孝敬长辈力所能及的事。
邹春:女,12岁,单亲家庭。婆婆生病住院,她不但承担起了看管婆婆的任务,还亲自为婆婆熬粥,并满怀爱心地将粥喂到婆婆嘴里,每一个举动,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都凝聚着对长辈的关心。虽是一碗粥,却代表孩子对长辈温暖的亲情,也代表了浓厚的孝顺之情。
李德忠:男,11岁,父母在田间干农活,不能回家做午饭,他便主动承担这项任务。他真切的体验到生活的琐碎和父母的辛劳,父母亲甘愿默默忍受这份艰辛,只是为了让儿子幸福成长,这份沉甸甸的爱让他感到无比伟大!
刘彦玲:女,12岁,留守孩子。傍晚,她看见爷爷拖着疲惫的身子,从田野里回来,她为爷爷端来洗脚水,为爷爷揉揉肩、敲敲腿、洗洗脚,用实际的行动表达对长辈的爱。
通过这道特殊的作业题,孩子们深深地感悟到:孝敬父母、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社会上,时刻都要有尊老的行为敬老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