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的孩子,他们活泼可爱,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怎样才能把孩子好奇心、探索欲转化到学习上来?我们只要在课堂上设计一些让孩子们感兴趣的,就会由注意力分散到集中,由厌学变成动脑动手,就会对语文产生浓厚的求知欲。
一、游戏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人的灵魂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的手、眼、脑、口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励学生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因此,利用游戏可提高群体教学的效果。譬如:按顺序排列声母(b、m、d、n、g、k、l、t、f、p、h、j等 )。老师提前将声母制作成卡片,打乱发给一些学生,让他们自行排序,或者开火车。这样既减轻了孩子的心理压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挖掘了孩子潜力,有助于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让整个课堂活起来。
二、儿歌教学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有意识地根据相关内容将儿歌延伸到课堂。在小学低段,孩子们对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字总是不能正确区分,往往在给这些字写音节时,就张冠李戴。我们只要抓住这些字的特点,并加以组合,就成了一首简单的儿歌:“自私算最脏,松棕色藏苍;四嫂采酸枣,子孙栽翠桑。”这些字不但是平舌音,而且还可以类推,凡是具有这类偏旁的字也是平舌音。这样学生通过儿歌,很快就感悟了这些音节的特点。
三、图片教学
新《课标》在低年级学习目标中多处强调“兴趣”的重要性 。教学图片美观形象 ,很受学生喜欢。同时,也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好帮手。它既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又克服了低年级儿童注意力不能长久集中 ,以直观、具体、简单,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加深理解能力,提高记忆方法。在《秋天的雨》一课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文插图中的各种颜色,学生自己就理解了“五彩缤纷”的意思。又如,说话练习,是低段教学难点也是重点,如果老师让他认真分析、观察相关内容的插图,这样既加深了对图意、课文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鼓励教学
鼓励教学是教师对学生真诚的尊重与宽容。也是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放低起点,放低对学生的要求,使其能达到既定的目标,获得成功的喜悦!许多成功者的背后,都离不开鼓励。因此,鼓励能点燃学生的心,鼓励能成就孩子的一生。(李岱霖 通讯员 陈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