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张主任吗,我是中山大学的学生,负责联系暑期家访相关事宜的......”。“我们怎么能帮到你们?”“需要你们收集20多个贫困学生的详细资料,并帮我们传过来好吗?”......
10多年来,中山大学每年一度的暑假家访扶贫活动拉开了序幕。
7月下旬的暑期骄阳似火,天气炎热,中山大学的孩子们背着行囊,不远万里,坐飞机,搭火车,转汽车来到大巴山深处,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赶场中学开展为期一天的家访活动。
他们15个人分成3组每组9户,带路的老师联系学生,联系家长。他们要踏踏实实的见到学生,见到家长,进行实地采访。
昨夜下了小雨,估计今天天气不错吧!领队早早起来,叫醒大家。这些学生大多是广东的,他们不会走山路,道路湿滑,在崎岖的山路上,他们徒步前行,十里、二十里大家汗流浃背,坚持着,有几个学生把脚都磨出水泡来,右脚扭伤的同学。
“通过实地入户采访,详细了解每个孩子家里的致贫原因,他们的确需要帮助。我们感受到,当地政府对他们的帮助很大,但更多家庭的孩子,还需要社会更多的爱心人士的帮助。我们回去以后迅速把资料整理好,分类归档。一部分我们爱心基金会出钱,尽量帮助他们。在我们能力之外的,我们联系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帮助他们完成心愿。让山区的孩子感受到社会温暖的阳光,让他们好好学习将来做多社会有用的人,好好回报社会,让爱心一代代传递下去。”中上大学的带路队长告诉我。
据介绍,他们每年都来,这些学生是自愿者。旨在传递中山先生的遗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出一点绵薄之力。他们就是想通过暑假家访,体验生活感受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我们的活动分布有四川大巴山区、西藏地区、广西、甘肃青海等8个地区,家访分八个组,历时20多天,要访问上千户人家。
统计中山大学每年资助赶场中学十多位学生,十多年来一直坚持着。总资助资金大约10多万元,有效缓解了有志愿读书贫困学生家庭的经济压力。
“大哥哥、大姐姐们,不辞辛劳来帮助我,我决心努力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做个有用的人。虽然我家现在经济状况不好,上大学以后,我也要参加这种爱心家访活动,我相信我要把这份爱传递下去!”初三的张欢同学意味深长的说。(李岱霖 通讯员 张德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