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员干部的首要政治任务。作为一名基层从事教育工作的省党代表,就是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体现在推动新时期教育工作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上。
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我们做好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根本遵循。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尊重教育规律,以人为本,办有品质的教育。实践中,就是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做好“真教育”。把“以真育人,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贯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以真立品,以文化人,让师生和学校得到全面、主动、积极、充分、和谐和可持续的发展。
一、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真文化”引领师生价值追求
真教育是以“真”为魂,构建以“真”为核心的精神文化,“真”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它承载着学校的精神面貌和学校品味,是师生共同成长、学校发展的精神驱动力。坚持把“做真教育,真做教育”思想落实到办学育人之中,构建以“真”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以真立品,以文化人,不断丰富和发展“真教育”,营造“真文化”,引领学生学真知、练真能、做真人。突出
“四个着力”:着力构建以真育人的物态文化,营造“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每一项设施皆育人”的良好育人环境;着力构建以真育人的管理文化,形成“以制度促发展,以人本强管理”的管理文化;着力构建以真育人的行为文化,围绕“文雅立品、儒雅立范、高雅立校”,我们加强校园文化、班级文化、书吧文化建设,让师生在“真文化”的浸润中体验求真、求善、求美;着力构建以真育人的精神文化,让“以真育人,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渗透在学校各个领域,弥漫在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学校的每一个人,努力追求真、善、美的教育境界与人生境界。
二、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真课程”推进学校特色发展
真教育是积极地配合学生,让学生体验更多的学习快乐,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给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我们从构建求真务实、自主探究、绿色生态的“真课堂”入手,制定《“真课堂”公约》,在学生上课准备、上课礼仪、上课探究,教师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让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让课堂真正成为了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加强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将原有基础性课程分类整合,设置为:“人文、科学、身心、艺术、实践”五大素养学习领域。教师做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上一堂有意义的课,上一堂扎实的课。同时,秉承“多元发展,个性成长”育人体系,对课程背景、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与保障等课程要素进行梳理,形成了以“阅读课程”和“课程超市”为载体的校本课程体系。在“阅读课程”中,坚持每周有阅读课,每月有班级读书展示,每年有阅读成果汇报展示。在“课程超市”中,开设了校园足球、艺术体操、中国象棋、西洋乐器、传统剪纸、书法艺术、中华武术、文明礼仪等艺术与审美、语言与阅读、体育与健康、数学与科技四大类50余项特色课程。
三、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真活动”促进学生个性成长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就是要让孩子亲历求知的过程、交往的过程,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不断拓宽校本德育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多元发展。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真文化”紧密结合,通过校园网、微信平台、LED显示屏、宣传栏、黑板报等途径,让孩子学习了解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引领,注重对孩子品格的塑造,把品格培养融入课程体系,通过“八好”(走好路、说好话、扫好地、上好课、读好书、写好字、唱好歌、做好操)、“静雅校园”、“争做三小形象代言人”、“特色升旗”、“文明达人挑战赛”、“示范班评选”等丰富多彩的行为品格和修养品格教育活动,树立了孩子正确的、积极的和健康的人生价值观, 培养了孩子良好的思想个性和行为习惯,促进了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开发了以“学雷锋、三八节、清明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九一八纪念日、国庆节、建队日”为主题的节日实践课程和以“特色升旗、开学典礼、科技创新、安全教育、法制教育、阳光体育、艺术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实践课程,让每一个生命都站在舞台中央,让每一个生命都开出自己的花,让学生多元个性发展,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
四、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真开放”扎紧家校共育纽带
真教育是以开放的态度,面向社会、面向家长、面向未来的教育。教育不是孤立的,靠学校教育是不完全的。通过“教师、学生、家长”为主体的“三连心”,“学校、家庭、社会”为载体的“三互动”,构建了“三连心三互动”融合机制、融合模式、融合平台,寻求教育的契合点,实施课程开放、活动开放、课堂开放、校园开放,扎紧家校共育纽带,让家长、教师和孩子共同分享教育的幸福和成果。在课程开放方面。按照部颁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外,增设了经典阅读、文明礼仪、民乐器乐、中国象棋、校园足球等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在特色课程中个性学习;在活动开放方面。邀请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让家长和学校积极互动,加深孩子和家长的感情。通过举行全校家长会,共商孩子发展大计,共促孩子健康成长;在课堂开放方面。将课堂对家长开放,让家长进入课堂听课、评课。既给家长提供学习机会,也让家长更多的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亲历孩子在校的学习过程;在校园开放方面。举办“教学节”活动。向家长开放课堂、开展亲子活动,发放家校联系卡,增进了互动交流,增强了育人效果。举行“真教育”成果汇报展示活动,邀请家长走进校园全程观摩,让家长了解老师工作轨迹,了解学校“真教育”工作。
五、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真管理”助推学校和谐发展
真教育的管理理念是“管理就是质量”、“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责任人” 的管理理念。坚持围绕精心、精细、精致抓管理,在校园环境建设、队伍建设、班级建设、教研教改、课堂教学、后勤保障、考核奖惩等方面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实现“人物管理”和“人际管理”向“人才管理”和“人格管理”的转变。
坚持把党支部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升教育品质的重要一环来抓,注重对全体党员进行党性、党纪、传统、历史和廉洁的教育,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致力于打造一批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具有先锋模范和典型引领作用的党员队伍。同时,开展卓有成效的校本研训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让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成长融合,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和幸福指数,打造优质特色学校,努力建设和谐美好的三小大家庭,在相互融合中不断提升办学品味,提升育人品质,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公平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李光珍介绍:四川省第十次、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巴中市第三次党代会代表,巴州区第四次、第五次党代会代表,巴中市妇联兼职副主席。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全国生命教育先进个人、中国教育学会现代教学艺术研究会先进个人、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新课程实验先进个人、中国教育学会先进工作者、四川省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四川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四川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