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使学校教师养成一种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务本求实的工作态度,学校多举措狠抓常规管理,促进教师快速发展。
“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学校准则,通过改革教案形式,将老师们从繁琐、费时、低效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效引导教师将主要精力转移到对教材的把握,学情的调研,教法的改进,教学的反思上来,以灵活、自主、多样、实用的个性化教案,切实提高备课和课堂教学实效,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提升:(一)电子教案与书写纸质教案结合:学校为全体教师配备了工作用电脑,并连接了校园网和因特网,同时在24间教室配置了多媒体一体机,并购置了一到六年级全套课件,为教师备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资源。(二)书上备课与编写教案结合:教师可将对教材的理解,创造性的教学设计直接备在书上,而在手写教案中体现教学环节,教法与学法的运用。(三)详案与略案结合:初为人师的年轻教师写详案,这既是在备课,也是进一步熟悉教材,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而经验丰富,形成了一定教学体系,有一定特色风格,对教材“烂熟于心”的老教师,则可以写简案。 (四).集体备课与独立备课结合: 集体备课有两种形式,一是同年级教师一起分析教材,设计教案,共同使用,使用中针对本班实际作适当调整;二是同年级教师各自备课,互相交流,互相参阅,取长补短,资源共享。(五)教学笔记:无论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均需写教学笔记,其形式多样化:教学反思、教学后记等,真实记载教师教学收获,突出一个“实”字。
为深入了解课堂、了解教师及其教学的“原生态”,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打造高效课堂,学校开展了随堂听课活动。校领导、教导处、教研组长及同科组老师随堂听取各位教师常态课,准确把握教师课堂教学的优缺点,全面了解师情学情,为每一堂课都注入活力,成为新课堂,让每一位教师在专业道路上不断地成长,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吸取最好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