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2日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和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为使全体师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自护自救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最有效的逃生方法,保障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近日,千秋小学扎实开展了“防灾减灾紧急疏散大演练”活动。
一、充分准备,确保安全
1、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各班班主任为组员的“应急大演练”领导小组。
2、召开专题筹备动员会,全面安排,周密部署。
3、以班为单位开展“防震避队,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班主任入班学习宣传地震知识、逃生技能及演练注意事项。
4、深入排查各类隐患和不宜参加活动的学生,确保万无一失。
5、为达到演练效果,避免无序、拥挤、推搡、踩踏等各类事故发生,各班分别组织学生进行了预习疏散演练,让学生熟记疏散要领、熟悉逃生线路、牢记注意事项,为安全、高效演练奠定了基础。
二、周密安排,全员参与
学校安办结合校情实际,认真研制切实可行演练方案,从严格活动程序,明确教师职责,督促值守到位,指定疏散路线等方面作具体的安排部署,并对各岗位老师提出了具体的安全要求:必须听从教师指挥,撤离快速安全,做到不拥挤、不推搡、不冲撞、不串线、不害怕、不喧哗,不重返教室。同时要求全校师生全员参与,不疏不漏。
三、有序疏散,凸显效果
“呜……呜……”,5月14日上午09:50分,校园广播系统刺耳的地震警报声拉开了演练序幕,演练活动正式启动。各教师在各自的位置上指导师生有秩序地迅速撤离至学校空旷地带——硬化操场,按要求抱头蹲地。班主任迅速清点人数、上报……随后,学校分管安全副校长集中讲解了防震抗灾相关知识,要求全体师生克服恐慌、防震避险、防灾减灾,学会应急避险、自护自救,力保生命安全。整个演练活动既紧张又有序,全校师生从教室撤离至安全地带仅用了48秒钟,达到了安全、有序、高效的预期效果。
此次活动的开展,让全校师生及时地了解了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了初步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李岱霖 通讯员 李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