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县坦溪小学八(3)班有一位失亲少年名叫余沐柳,在这里接受教育、成长近5年。近日,带着对沐柳的关切,平昌县同州街道办事处关工委执行主任牟万金等老领导、文化街社区居委会干部及“爱心妈妈”易浩英一行再次来校关爱她,深入了解她的生活、学习情况,与学校一起商量孩子今后的学业出路。
在坦溪小学学校一班人沟通交流中,老领导一行详细听取了学校班主任王正科等老师对沐柳在校的情况介绍,也详细探讨了孩子特殊的成长背景,深入分析了孩子成长道路中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提出了面临实际今后如何走好学职业技术之路的构想。
据同州街道办事处关工委老领导介绍,沐柳这位特殊孩子自小被父母抛弃在原平昌车站的小巷,被一名流浪汉余某发现后收养,后来带着孩子打零工生存,夜宿岩石圈,生活遭遇极其悲惨。一次,被社区职工易浩英检查卫生发现,多方协调联系居委会解决了户口,争取了救济金,联系了读书事项。从此,她便成为沐柳的“爱心妈妈”,持续关爱她6年。孩子今年已17岁,来年即将面临初中毕业,关爱工作将会转化,争取让她尽快形成独立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交流座谈中,面对这位特殊生活背景、特殊成长环境和天资不足的女孩,坦溪小学老师客观指出了孩子在学校成长中的一些问题,也积极表明了态度。学校除了让她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等基本的惠民政策外,还免费为她提供了校服,不定期进行心理咨询与心语交流,排除心理障碍。暑寒假,还落实了一些特殊的关爱措施。
老领导说,省、市、县关工委领导都对沐柳十分关注,也付出了关爱,但对她的教育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耐心帮扶,需要打开心结,寄希望于坦溪小学老师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精力。他们主动提出将进一步与学校畅通交流渠道,搭建感情桥梁,共同呵护好这位孩子。
而后,各位老领导与学校老师与孩子沐柳面对面谈心,告诉她不要担心,有困难就提出来,易妈妈在长期用心照料她,关工委也会随时帮助她。并引导、提醒她要主动与同学交往交流,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不忘初心,自立自强,长大后争取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这次,同州街道办事处关工委、易妈妈还向沐柳带来了换季的新衣服、新背包和文具,给她带来了生活费和一些零用钱,还和学校领导一同到沐柳的临时居住地——坦溪敬老院去了解孩子周末生活状况,多方为孩子的成长之路排忧解难。(李岱霖 通讯员 杨如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