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消防安全教育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但是由于儿童年龄小,消防安全意识不够,对消防自救常识的了解也非常少,面对火灾时常常束手无策。为了使师生了解消防基础知识,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和应急疏散能力,6月13日上午,平昌县高峰小学幼儿园联合高峰镇派出所开展了幼儿消防疏散演练活动及专题讲座。
随着火灾警报的拉响,一场消防演练活动拉开序幕。孩子们在班级老师的带领下,弯着腰,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有条不紊地离开班级,按照预定的逃生路线来到指定地点集合,为我园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消防安全课。
随后,分管安全的副校长冯波举办了家长及监护人安全知识讲座。
冯波要求:一是良好习惯要养成。良好的消防安全习惯要从小养成,家长朋友一定要经常叮嘱孩子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要玩火,不要随意摆弄家里的打火机、火柴等物品,不要随意破坏学校、公共场所等地的消防设施设备,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危险行为,要立即制止,并告诉孩子行为的危害性。
二是消防知识随时教。儿童的消防安全意识薄弱,消防知识储备也相对较少,遇到危险常常不知所措,因此家长朋友要在生活中教孩子一些消防知识。例如,在路上看到消防车,家长要告诉孩子发生火灾时要拨打119求助,消防车才会赶到救火;在生活中看到消防安全标志,要教孩子辨认,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安全出口,什么是疏散通道,哪些物品不能乱碰。
三是榜样示范很重要。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给孩子做好榜样。生活中,居民不要在禁火场合抽烟动火,在家里不要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吸烟后不要随处乱丢烟头;不要随处乱丢打火机、火柴等物品,更不要拿打火机、蜡烛照明;不要在室内焚烧旧物,以免孩子模仿家长的行为,造成不必要的危险。
四是逃生体验不能少。火灾无情,当大火燃起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抓紧时间脱离险境。因此,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参加学校、消防部门等组织的消防体验活动,让孩子在体验火场逃生的过程中感受到火灾的危害,提高孩子的消防安全意识,正确掌握逃生技能。只有这样,当孩子面对火灾时,才不会手忙脚乱,才能增大逃生的可能性。
常言道:“小虫蛀大梁,火患酿事端”,高峰小学校长潘锋表示,此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消防安全意识,普及了广大师生的消防安全知识,在营造良好的校园消防安全氛围的基础上,达到了“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