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在线

热线:028-85056429 通讯员QQ群:197538807
投稿邮箱: 2629731537@qq.com

平昌县西兴职中:优先发展农村教育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通讯员 文雷 谢斌 岳倩琳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8-07-17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造福了农村百姓。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十九大报告还提出了三个“优先”: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行就业优先战略。三个“优先”都与乡村振兴战略有关。笔者认为,最紧迫的应当是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结合起来,二者的有机融合就是振兴乡村教育。HIn四川教育在线

相较于工业,农业和农村之所以落后,最突出的原因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整体较低;相较于城市,农村落后的要害是教育发展滞后。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终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HIn四川教育在线

一、 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教育的时代要求HIn四川教育在线

(一)聚焦未来农民素质,培养新一代高素质新型农民HIn四川教育在线

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农民素质高低,决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成败;而农民素质的高低,则取决于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就是要努力为农业发展和乡村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要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改变乡村落后面貌,首先要培养一代高素质新型农民,阻断乡村贫困代际传递。因此,让乡村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乡村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聚焦农民素质,培养新一代高素质新型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有的题中之义,教育系统责无旁贷。HIn四川教育在线

(二)聚焦"人"的因素,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HIn四川教育在线

聚焦"人"的因素,教育应首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抓住"立德树人"的核心,进一步完善大、中、小、幼的德育一体化体系,在各级各类学校当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要全面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使学生作为一个人本身,能够得到身体、心理和智力的全面健康发展,并符合我国乡村振兴发展的需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育方法上,通过统筹协调农村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真正实现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把优良道德品格的养成作为农村一代新人全面发展的底色。HIn四川教育在线

二、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HIn四川教育在线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站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加深对新时代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重要意义的认识。HIn四川教育在线

(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优先发展农村教育HIn四川教育在线

党制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在过去几年,中国发起了脱贫攻坚战,不让一个人掉队,同时也推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报告宣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我们党新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部署的基础上,立足世情国情,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新的总体要求。而全面小康能否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很大程度上要看教育的体系结构、教师素质、质量水平、制度建设能否迈出新的步伐,更好适应亿万学习者多样化需求。农村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的大头,又是我国教育的最薄弱所在,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难点和重点。为此,必须始终坚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HIn四川教育在线

(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周期长,如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方面要求,必须提前准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相继在国家层面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等战略,适度超前部署教育现代化,用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正在形成长效机制。面对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党的十九大报告吹响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号角,在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两个阶段的时间表中,还要继续优先部署教育现代化重大方略,为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增强全民族素质、夯实人力资源基础。HIn四川教育在线

(三)实现乡村振兴梦想,必须优先农村发展教育,将农村教育发展作为基础工程。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就是对促进乡村振兴人才的要求。归根到底乡村振兴靠人才、靠教育。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对乡村来说,学校既承载着知识传播、灵魂塑造等功能,更为乡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所以,农村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HIn四川教育在线

三、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重点任务HIn四川教育在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有学上"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的前提下,"上好学""学得好"是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迫切要求,这种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反映到教育上就是人民群众接受更好更公平教育的需要与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HIn四川教育在线

(一)办好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础。HIn四川教育在线

农村义务教育在为乡村未来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传承乡村文化、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未来在青年,乡村的未来在乡村的青年。HIn四川教育在线

重视农村义务教育,重办学条件。要持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深入实施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标准化建设每一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尽快让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达到同等办学标准,努力让农村学校的校园与城镇学校一样美丽。HIn四川教育在线

重视农村义务教育,重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的生命。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就要坚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准,把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就要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把握“互联网+”国家行动计划之良机,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既引发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也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以实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人人都有出彩机会的美好愿景。HIn四川教育在线

重视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习近平同志把教师奉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教师是最庄严、最神圣的职业。作为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教师务必时刻铭记立德树人的使命,以牢固树立理想信念来自觉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争做“四有”好老师,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锐意推动教学改革,为学生锤炼品格引路,为学生学习知识引路,为学生创新思维引路,为学生奉献祖国引路,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学生都为实现民族复兴发挥正能量。HIn四川教育在线

(二)重视农村职业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HIn四川教育在线

乡村振兴战略,吹响了决胜全面小康的号角,也发出了中国职教建设的新动员令。不可否认,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职业教育有了新的使命。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就倡导职业教育应顺应新时代建设的需求,主动对接农村。HIn四川教育在线

农村职高,由于地理位置的劣势,以及农村人员的减少,以及社会上普遍存在“重普轻职、重学轻术”的观念,与普通高中相比,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吸引力有明显的差距,农村职业教育生源匮乏,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缺乏后劲。HIn四川教育在线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机遇,也是职业教育实现内涵发展、创新育人模式的内在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逻辑、路径和理论方法,可以迁移到乡村振兴中去,为农业现代化服务。服务和担当乡村振兴的重任,承担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农村职业教育责无旁贷、任重道远。农村职业教育要实实在在重“农”。HIn四川教育在线

设置涉“农”特色专业。农村的快速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是一个机遇。在乡村振兴中找准对接点,设置涉“农”特色专业,加大涉农专业招生计划,院校发展内涵就能更丰富,专业建设动能就会更强劲,学生学以致用的天地就会更广阔,就业率也会增加,人民的幸福感自然增强。HIn四川教育在线

配备涉“农”专业教师。顺应乡村振兴建设的发展要求,职教师资可以增涉农专业教师名额。在农类教师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乡村振兴建设的问题。HIn四川教育在线

加大涉“农”专业投入。加大涉农专业投入,除了要在财政预算中体现,更重要的是有效拓展教育经费的筹措渠道。通过集资办学、捐资助学等多种形式,把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筹措的“第二战线”给开辟好、建设好,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把职业教育的“蛋糕”越做越大,形成“发展依靠人才、人才依靠教育”的闭环链条,既让地方上有用人需求的企业、农村得实惠,更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HIn四川教育在线

激励涉“农”专业人才。一方面强化涉农专业人才向乡村流动的激励机制。这种激励既要通过激活农村市场来体现,也要通过更有力的行政引导,如强化服务三农人才的晋升激励、待遇激励与责任等方式来体现。另一方面强化涉农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保障体系。第三方面强化乡土人才的培养,利用涉农专业课程让学生走进农村、了解农业、知道农民,怎样让绿水青山怎样变为金山银山?美丽乡村建设我能做点什么?通过调查和探讨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一颗助力乡村振兴的种子,再继续实施资助政策,加大高职院校的招生计划,采取定向培养等激励机制。乡村有了人才,乡村振兴指日可待。HIn四川教育在线

无论是农村的义务教育,还是农村的职业教育,只要教育质量提高了,让广大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了,就能吸引学生回流。在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随着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随着农村教育高度重视发展的越来越好,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留在乡村学校就读,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农村、了解农业、留在农村。HIn四川教育在线

责任编辑:管理员

最火资讯

网站简介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10 - 2021 四川非凡魅力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9259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25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850号 川广审批准字[2019]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川网文〔2022〕3363-03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029
广告联系QQ44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