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阳酷暑,人们纷纷外出旅游避暑,但在平昌县驷马镇当先村、天生村的田间院落常常活跃着驷马小学两位老师的身影,他们就是学校指派驻村扶贫工作队员魏新扬、郑林。
一、摸底数,掌民情。平昌县驷马镇当先村、天生村距离县城40公里,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剩余老人多以务农为主,当地经济发展较为缓慢。驻村工作得实效,情况摸底是前提。自驻村工作开展以来,两位老师挨家挨户走访,实地调查掌握每户具体情况,六次与村干部、党员代表座谈交流,四次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征集意见。七月底,情况摸底工作已全面结束,1000余份家庭情况摸底表、100多份家庭致贫原因分析表、200份社情民意征集表、帮扶工作意见表、帮扶措施制定表悉数整理归档。
二、讲政策,鼓自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项重要使命,党和国家制定了精准扶贫多项政策,但前期调查中发现很多村民对扶贫政策了解较为模糊,两位老师在驻村工作中将政策宣讲与治心扶志有效衔接。通过入户交流、坝坝会等形式向村民详细讲解金融支持、产业发展、 就业创业、易地扶贫搬迁、医疗救助、社会保障、教育扶贫等政策 。同时,两位老师认真分析部分贫困户安于贫困、乐于贫困的原因,真心与他们交流,真诚为他们鼓劲,有效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田间院落忙碌的身影逐渐增多,人居环境及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乡风民风变得更加淳朴。
三、真帮扶,暖人心。两位老师始终把贫困群众实际困难解决放在第一位,在学校教师与贫困群众之间搭起了一座“连心桥”。在贫困群众家中,两位老师与农户促膝长谈,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并在自己随身携带的工作日志上做了详细的记录,已记录问题80个,及时与村委、学校帮扶教师联系沟通,对于能力范围之内能够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75个,其余的问题,学校班子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后便以最快的速度为农户解决。当先村在村社道路硬化的过程中出现资金困难的情况,郑林老师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向学校汇报,在学校内争取资金两万元,有效缓解了当先村道路硬化资金难题。针对当先村、天生村稻谷种植面积较大、种植户年纪偏大的现状,两位教师正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利用大好天气进行稻谷收割晾晒,确保稻谷干爽入库。两位老师驻村工作积极认真、平易近人、真心为民,把帮扶群众当做自己亲人的做法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