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进校园开放、活动开放、课程开放、课堂开放,今秋,巴州区三小基于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兴趣发展和学科建设融合,以班级为中心开发班级课程,目的是对国家级部颁课程的补充,让国家级部颁课程更丰富、更有营养。在“审美、文学、信息、健体、创客、非遗、医疗”等多种融合性课程中,孩子们主动探索,积极参与,多角度多元化学习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为孩子的生命涂上了爱的底色!
在二年级四班,几张课桌,拼出简易的琴架,一台古筝,悄然静放,几个小朋友,围坐四周,静静地等待着课程的开始……
老师向孩子们简单介绍了古筝的由来、流派及发展历史。孩子们听得格外的认真,个个跃跃欲试,都想一试身手。老师讲解了基本的指法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拨响了琴弦,一声声“不和谐”的音乐响起,凑成了别具一格的曲目。孩子们按捺住浮躁的心,紧跟老师的指导,一步一步认真的练习,终于弹出了属于自己的乐曲,成功的喜悦洋溢在稚气的脸蛋上,古筝的美韵也根植在了孩子幼小的心里……
张莉苹老师说,以古筝为引,在识筝、学筝、品筝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了传统乐器带来的美丽神韵,也让家长参与了孩子们的成长,这样的课堂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刘彩云老师说,别样的课堂,不同的体验,每一句关于古筝的介绍,每一次对琴弦的拨弄,都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记忆。这样的班级课程,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综合实践能力,还能让孩子们体会到用心去完成一件完美作品的喜悦感。赵东洋家长说,弘扬民族乐器,丰富校园文化,对孩子的艺术培养就要从小抓起!孩子们热情比较高,希望学校以后可以多一些这样的特色课程,提升孩子的艺术素养。谯燚雯同学说,今天,我认识了古筝,还学会了两种弹琴的指法,我喜欢这样的课堂。赵泊勋同学说,今天的古筝课,真好玩,很有意思,我学会了怎样去拨弄琴弦。